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介绍共建“一带一路”5年进展情况及展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介绍共建“一带一路”5年进展情况及展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得到了全球积极响应和参与,经过五年的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宁吉喆: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今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得到了全球积极响应和参与,经过五年的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增进战略互信,凝聚国际共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已经写入联合国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已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18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会。论坛279项成果中,到目前为止已有265项已经完成或转为常态工作,剩下的14项正在督办推进,落实率达95%。
二是狠抓合作项目,形成示范效应。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推动一批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展顺利,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建设稳步推进,雅万高铁部分路段已经开工建设,瓜达尔港已具备全作业能力。昨天,8月26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3个城市,已达到“去三回二”,重箱率达85%。
三是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截至2018年6月,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投资200多亿美元,创造的就业数十万个,给当地创造的税收几十亿美元。目前,中国企业已经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包括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探索开展“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第三方市场合作。
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撑。中国与17个国家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海外布局,已有11家中资银行设立71家一级机构。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开展联合融资合作。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启动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
五是秉持开放包容,密切文化交流。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制定印发了教育、科技、金融、能源、农业、检验检疫、标准联通等多个领域的专项合作规划。通过实施“丝绸之路”奖学金计划,在境外设立办学机构等,为沿线国家培育技术管理人才。2017年,来自沿线国家留学生达30多万人,赴沿线国家留学的人数6万多人。预计到2020年,与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人数将超过8500万人次,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五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国际认同日益增强,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持续扩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的结果,也是各有关方面通力合作、推动落实的结果。同时应当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不少风险。个别国家个别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仍有质疑,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也面临一些困难问题。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前进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既不回避矛盾,也不要夸大问题,要保持定力,用发展、合作的办法,解决发展合作中的问题,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和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面对新形势,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是加强对外协调,密切政策对接,不断扩大朋友圈、发展好伙伴,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二是加强发展共赢,深化互利合作,提升互联互通和产业发展水平,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繁荣之路。三是加强开放引领,扩大经贸往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开放之路。四是加强机制建设,推进改革探索,拓展高技术合作领域,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创新之路。五是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友好往来,提高文化软实力,将“一带一路”打造成文明之路。
各位在座的媒体朋友们,大家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见证者。回顾过去,我们感到欣慰,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在这里,我引用一句古代文人的诗词,与大家一起共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新的成绩,造福于世界人民。
中央电视台记者:
有个问题想问宁主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也受到了国际社会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期待,其中包括许多沿线国家也希望获得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请问宁主任,在共商共建共享的框架下,中国政府将如何更好地与沿线国家分享“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的机遇?谢谢。
宁吉喆:
你这个问题很重要,我想从三方面来回答。中国经济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0%,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有利于分享相互发展的机遇。
第一,过去几年,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努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大家知道,十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与有关国家一起合作项目,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比如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对接下,哈萨克斯坦等国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双方相互对接发展战略,把中方“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倡议结合在一起。这几年来,哈萨克斯坦经济取得了回升,中国的企业也在哈萨克斯坦得到了发展,两国人民都从中受益。这仅是一例。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也是这样,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几年来由于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双方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大家可以注意到,东盟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这五年来都在5%、6%、7%,这是世界上最有增长活力的一块地区。
第二,中国和有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分享机遇,还表现在中国和这些国家不断扩大双向贸易、双向投资。刚才钱部长讲的这些数据,还讲到了增长率,我们和沿线国家相互贸易5万多亿美元,增长率快于与其他地区相互贸易的增长率。中国到沿线国家投资和沿线国家到中国的投资,加起来我估计得近千亿美元,也是发展得比较快的。投资贸易以及它带来的人员往来等等,机遇就在当中。
第三,中国和有关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分享机遇,也表现在各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上。大家知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者更大范围的合作伙伴,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也有发达国家,也有新兴经济体,也有高收入石油国家,各国都有自己发展的优势,有的是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优势,有的是劳动、资源、市场上的优势。共建“一带一路”可以把各国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互补,共同分享发展的机遇,这是最为重要的。
作为中方来说,我们存在着传统的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新的优势也在形成,比如在资金、管理上的新优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资源的优势十分明显,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我们通过双方合作、三方合作、多方合作,可以把“一带一路”上各种优势结合起来,为沿线国家带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有个问题想请教宁主任,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对于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形式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想请问在这方面中方有什么考虑?
宁吉喆:
三方合作十分重要,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首先,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开放包容、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模式,它也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建“一带一路”理念,有助于中国企业和各国企业,尤其是与发达国家企业和跨国企业优势互补,共同为第三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1+1+1>3”的共赢效果。
第二,中国与有关国家在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已经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中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目前我们已经与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式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文件,与有关国家推动设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基金,比如说中国的“丝路基金”与欧洲投资开发银行建立了第三方合作的市场基金,中投公司也与法国有关金融机构建立了这些基金,这都是在双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建立的。而且,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具体项目已经有了早期收获,近期还要扩大到新的项目上。中国和欧盟的三方市场合作也敲定了具体的项目。同时,中国的大公司,像中车集团与德国西门子已经在世界上一些重点项目达成了三方合作的协议。大家也知道,李克强总理在出访日本期间,中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日本外务省、经产省达成了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所以说,我们为了贯彻两国领导人的共识和部门的备忘录,上个月,可能还要早一点,在泰国举办了中日泰三方合作的研讨会,也是具体定下了合作项目。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由泰国的正大集团、中国的中信集团牵头,日本等企业合作参与竞标项目。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项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而且现在像英国,像一些其他的发达国家,还有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都有比较强的意愿,中方也有这个意愿,在共建“一带一路”广泛的领域里,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和开展三方合作的这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有利于第三国、项目所在国。
第三,下一步,中方愿与有关国家及其企业一道,扩大第三方市场的合作范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开拓投资生产经营的市场,积极创新合作模式,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包括联合投标、共同投资等,开拓新的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谢谢。